农民总理陈永贵,葬礼只有一人来送,邓小平:三岁小孩一样幼稚

2022-08-02 19:36:02

2828影视在线看最热影视 https://www.2828kan.com

1978年,他因反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与其他同志产生矛盾,葬礼上只有一人来送别,邓小平曾说过他:“你和三岁小孩一样幼稚。”他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副总理陈永贵,葬礼上来的人是谁?邓小平为什么这样评价他?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,成为一个副总理,陈永贵的人生经历可以说充满传奇色彩。1914年,陈永贵出生在山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出生后不久,因为家里困难,他的父亲不得不把母亲卖了。

后来遇到灾荒年,家里更是揭不开锅,父亲不堪重压自杀,留下未成年的陈永贵。父亲离世后,陈永贵靠着给地主帮佣维持基本生活,解放战争时期,当地的土地改革运动使他分到了田地,他有了奋斗的目标,开始埋头苦干。陈永贵经常跟村里支书探讨如何发展农业,1948年,村支书觉得他踏实能干,推荐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他干劲更足了。当上大寨村支部书记后,陈永贵不断探索优化农业生产模式,使得大寨农业生产连年增长,即使遇到灾年,也能够按要求上交公粮。不仅如此,陈永贵还积极领导全村群众,响应中共中央号召,大干苦干,修造梯田,兴修水利。

这些做法极大地改变了大寨村贫穷落后的面貌,促进当时山区农业生产发展,于是,大寨经验成了全国农业发展的典型。1964年,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接见了陈永贵,陈永贵把这些年大寨发展的思路和经验一一作了汇报。听了陈永贵的思路,中央领导感觉这些措施和经验很有借鉴意义,可以推广到全国。在那个年代,大寨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学习,一时间,大寨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地方,大寨精神也成为了各地学习推崇的典范。而陈永贵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,之后一步步发展,最后成为分管农业的副总理。陈永贵当上副总理之后,开始在全国各地推广大寨经验,但是,全国各地实际情况不同,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。事实证明,这种模式并不适合所有地区的农村,随着时代的发展,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。

1977年,邓小平同志复出后,在一次跟陈永贵的谈话中,问他毛主席倡导的作风最根本的是什么,没等陈永贵开口,邓小平就说,他认为是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精神。陈永贵点头表示认可,事实上,他根本没有理解邓小平这番话的深意。1980年,陈永贵主动找到邓小平,他的主要意思是不理解邓小平倡导的一些新做法,还质问邓小平是否还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。邓小平听完,明白了陈永贵不能理解根据时代发展,国家的一些策略调整,觉得他的问题像三岁的孩子一样幼稚。其实,两个人共事多年,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被打倒的时候,陈永贵也力挺他。这次意见不同,是因为陈永贵的认识有局限,作为识字都不多,没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民,他的成长环境和思想认识是有局限的,所以他理解不了改革开放的一些新政策。

之后,陈永贵主动写了辞职报告,并搬离了国家为他提供的住所。邓小平专门指示,他的其他一些相关待遇不变。

回归到普通人的陈永贵,经常自己上街购物,也被人认出,他也会热情打招呼。1986年,陈永贵因病逝世,弥留之际,他嘱咐家人不要声张,所以他的葬礼很简朴,昔日的同事几乎没人来看他。没想到最后的时候,有一个人蹒跚而入,这个人就是华国锋,华国锋离职后很少露面,却在这时候来送别陈永贵。他在陈永贵遗体前默默落泪,站了很久,接着三鞠躬,之后又走了一圈又一圈,当时陈永贵的家人都很惊讶他能来。华国锋曾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,任职四年多,在粉碎四人帮的问题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,但是,却在别的问题上有一些争议。华国锋也是山西人,跟陈永贵是老乡,也曾跟他有同样的经历。所以这次送别,也算是一种惺惺相惜吧!陈永贵逝世后,新华社发了播发一条他去世的消息,回顾了他曾经在大寨发挥的作用:“发扬愚公移山精神,自力更生,艰苦创业,为促进山区农业生产建设,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力量,这种敢于战天斗地的精神,曾经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、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扬和表彰。”

说实话,毛主席和周总理也能看到陈永贵为中国农业做出的贡献,陈永贵的精神和能力确实值得表扬。

不管别的是是非非,陈永贵曾经也为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特殊时期为大寨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,使得大寨大变样。后来即使他身居高位,但一直生活简朴,保持着农民的本色,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国顺网版权所有